“书业镜象”栏目聚焦图书出版业动态,整合和梳理我们近期关注的欧美图书市场的资讯。或许这份另类的书业记录能够积微成著,见证图书行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坚守与蜕变。我们也期待欧美图书行业的这面“镜子”,可以为从业者和书迷在思考和决策时提供些许参照和启发。
英剧《混沌少年时》在今年播出后引起热议,剧迷除了讨论“一镜到底”的拍摄技巧以外,青少年成长与厌女症之间出乎意料的关联也让不少观众首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以“红药丸”社区为代表的新兴社交网络成了这背后的隐性媒介。当社交网络、短视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的产物不断涌入生活,青少年的成长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隐秘的角落》作者劳拉·贝茨出版的新书围绕“人工智能女友”等新兴事物探讨这场人工智能革命将如何重塑厌女症,尤其指出心智不够成熟的青少年是首当其冲。而英国调查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5年英国儿童阅读率降至20年来最低,2024年为倒数第二。手机和短视频正在对孩子们的读写能力和幸福感构成严峻挑战,这两组对照的现象放在一起不由得让人捏一把汗。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革命并不会为此停下脚步,已经开始进军文学翻译领域。想象你的孩子终于放下手机后,他会愿意阅读一本由AI翻译的小说吗?
展开剩余87%整合|李永博
1
人工智能革命
将如何重塑厌女症?
曾卧底“红药丸”男性网络社区的作家劳拉·贝茨(Laura Bates)出版了最新作品《性别歧视的新时代》 (暂译,The New Age of Sexism),进一步揭开女性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再次遭到性化的多个案例。不同于她的上一部作品《隐秘的角落》,贝茨称这本书关注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女性议题,更准确的副标题是“科技为何走向非人化,以及我们能如何阻止它”。贝茨在书中重点考察了“人工智能女友”和“性爱机器人”的使用情况。
在贝茨看来,幻想和恋物癖不仅扭曲了现实生活,更在重新定义现实生活。物质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越来越难以划分。用户甚至可以让人工智能拍摄任何年龄段的女性——或女孩——的照片,并将其转换成假裸照。如果这还不够,人工智能还可以制作一段令人信服的深度伪造色情视频。这些低俗的东西很容易在世界各地传播,即使被它的创造者遗忘,它仍会在那里流传许久——尽管受害者不会因此蒙羞。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类行为的肇事者往往是青少年群体。贝茨展示了学校如何竭力遏制这一问题,而执法部门却举步维艰,既缺乏立法,也缺乏保护受害者或惩罚罪犯的专业知识。
(详见:
《混沌少年时》(2025)剧照。
2
英国儿童阅读兴趣
降至近20年来新低
技术对青少年儿童的负面影响可能不止于此。
“今年的数据再次令人担忧,”该机构首席执行官乔纳森·道格拉斯(Jonathan Douglas)表示。“我们正目睹一代人以来阅读兴趣和日常阅读水平的最低点——这对读写能力、幸福感和人生机遇构成了严峻挑战。孩子们的未来正面临风险,跨部门联手应对阅读乐趣危机至关重要。”
(详见:)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英国读写素养信托组织就在对超过76000名英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调查中发现,只有35%的8至18岁孩子表示喜欢在空闲时间阅读。这是自19年前该信托机构开始调查儿童阅读状况以来的最低纪录,仅在过去12个月内,这一比例就下降了约9个百分点。英国读写素养信托组织将这一调查结果称为“危机时刻”。今年的最新调查结果印证了这一明显趋势。
电影《偷书贼》剧照。
3
AI小说翻译服务问世:
我们还需要人工翻译吗?
总部位于英国的GlobeScribe (公司名)近期推出了一项人工智能小说翻译服务,这一项服务对使用者收取每本书、每种语言100美元的费用。但翻译人员表示,细致入微的工作目前只能由人类完成。该公司对其工具进行了“广泛的盲测”。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反馈一致表明,读者无法可靠地区分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审稿人甚至觉得人工智能辅助版本在语气和忠实度上更接近原始的英文手稿。”
(详见:)
翻译组织和从业人士对这一新兴行业表示了担忧。有翻译家表示,“最好的文学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准确,也不仅仅是对组成句子的单词的字面忠实。他们融入了书的背景,再现了节奏、氛围、情感音色、节奏,以及所有其他表面上不那么明显的因素,这些因素最终决定了阅读体验的充实和丰富程度。”从业人士还反馈,目前大量AI翻译的作品往往仍需人工译者检查。现在很多客户开始要求译者对AI产出的译文进行二次加工,这种“后期编辑”的工作反而降低了译者的工作效率。
此外,英国作家协会在今年3月就谴责过用盗版书训练AI的“令人发指”的行为,因为有消息称科技公司Meta使用了数百万本盗版书来开发其AI程序。尤其是在美国法院裁定两家科技公司Meta和Anthropic使用书籍训练AI属于“合理使用”之后,人们对更严格监管的呼声更加迫切。
(详见:)
图片来自号称为文学提供翻译服务的Globescribe.ai官网。
4
《盐之路》争议事件
畅销回忆录《盐之路》作者雷诺·温恩最近因被指控撒谎而身陷争议。有媒体曝出书中多处重要情节存在捏造,不少读者对该纪实作品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英国《观察家报》发布的调查文章曝出温恩从前雇主那里收受了数万美元,并暗示她在回忆录中谎报了无家可归的情况以及夫妇俩的房子被收回的情况。
《盐之路》讲述了作者在房屋被收回、丈夫被诊断患有“皮质基底节变性”(CBD)的一种绝症后,与丈夫徒步走完630英里海岸的故事。自2018年出版以来,《盐之路》的全球销量超过200万册。2021年,该书被翻译成了中文版出版。前不久,由该作品改编的电影也在英国上映。
(详见:)
对于《观察家报》质疑莫斯病情“缺乏急性症状、逆转可能性”的说法,雷诺·温恩在个人网站上作出了反驳和回应,指出皮质基底节变性的病情发展情况不同,很多病例症状缓慢,且书中并未宣称徒步是“奇迹疗法” 。她还在声明中否认了任何暗示他们并非无家可归的说法,重申他们失去住所是因投资朋友的房地产项目失败,而非如报道所称因她挪用公司资金所致。
在争议事件发酵后,《盐之路》的出版方企鹅·迈克尔·约瑟夫分社(Penguin Michael Joseph,企鹅兰登书屋旗下品牌)也发表声明,宣布推迟雷诺·温恩的新书《在冬之丘上》(暂译,On Winter Hill),以“支持作者”。部分书店和读者开始取消订单,有的书店店主表示他们有三分之一的预订单被取消,也有匿名书商表示,“大多数人都感到愤怒”,他们未来将不再提供这些书籍。在争议爆发后,温恩已经退出了原定的“盐之线” (Saltlines)巡演,这是一个她与民谣乐队合作的“散文与音乐”活动。
)
电影版《盐之路》(2024)剧照。
5
加沙中部一家书摊
在废墟中开业
据文学网站lit hub等媒体报道,加沙地带中部一个名为“Eqraa Ketabak” (读你的书)的摊位吸引了当地不少民众驻足,成了加沙满目疮痍的废墟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生命迹象。
摊位上,一排排阿拉伯语和英语小说、诗歌、哲学、信仰和自助书籍整齐地摆放在临时搭建的木板上,色彩鲜艳的书封与周围被毁坏的灰色尘土形成鲜明对比。书摊周围是部分或全部倒塌的建筑物,以及过去和近期空袭留下的残骸,这些书籍与加沙正在面临的主题显得格格不入。书名诉说着希望、爱、失落和反抗,仿佛映照着刻在路人脸上的情感。
据巴勒斯坦中央统计局统计,巴勒斯坦是世界上文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在加沙,这一比例略低于2%。加沙地带15岁以上的人口中,近98%的人识字。大多数加沙的巴勒斯坦人都以热爱阅读而自豪。尽管持续不断的战争使他们近两年无法接受教育,但即使在如此灾难性的环境下,他们也从未停止阅读、写作和学习。
(详见:)
发布于:上海市融正配资-炒股配资开户网-正规实盘配资十大平台-炒股配资知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